曾经被视为 “性价比之王” 的两梯四户高层住宅公牛配资端,如今成了很多人想逃离的地方。那些住过的人说出的实话,戳中了太多业主的痛处。
一、住两梯四户的日子,藏着太多糟心事
“买的时候觉得挺好,两梯四户,比一梯两户便宜,比三梯六户清净。” 住了五年的王姐摇头,“住进去才发现,全是坑。”
公摊大到心疼
是第一关。王姐家房产证上 120 平,实际测下来套内只有 92 平。“相当于花了 28 平的钱,买了个‘公摊’。” 她给我算过账:每平 2 万,28 平就是 56 万,够买个不错的车位加装修了。楼道、电梯间、消防通道这些地方,看着宽敞,实则都是业主掏了钱的 “公摊面积”。更气人的是,有些开发商还把连廊、管道井也算进公摊,住着没享受到,钱却一分没少花。
隔音差
能让人崩溃。张哥住的那栋楼,左边邻居家有个学钢琴的孩子,每天晚上七点准时 “开练”;右边小夫妻总吵架,嗓门大到整层楼都能听见。“有次我加班到凌晨回家,刚躺下就听见楼上冲马桶的声音,跟在自己家似的。” 他后来花了一万多做全屋隔音,效果还是一般。两梯四户的房子为了节省空间,墙体大多较薄,加上楼道回声大,楼上走路、隔壁看电视,很容易传到自家。
等电梯能等出脾气
。早高峰七点半到八点,楼下总能看见一堆人围着电梯。小李在软件园上班,每天得提前十分钟出门等电梯。“有次眼睁睁看着电梯在 18 楼停了三次,到我这层已经挤满了,最后只能爬 11 楼下去。” 两梯四户的楼栋,总户数大多在 100 户以上,赶上早晚高峰,两部电梯根本不够用。遇到电梯维修,剩下一部更是得等二十分钟公牛配资端,急着上班或送孩子上学时,能把人急出火。
中间户的采光,比边户差很多
。赵姐买的中间户,当初销售说 “采光没问题”,住进去才发现被骗了。客厅窗户正对着连廊,早上十点才能晒进点太阳,下午两三点就没光了。“冬天屋里阴冷得很,白天也得开着灯,电费比邻居家多交一半。” 中间户为了兼顾户型方正,往往会牺牲采光,加上两边的边户挡着,通风也差,夏天屋里像个闷罐,只能整天开空调。
二、不是不想换,是洋房别墅真的买不起
“谁不想住洋房?一梯两户,南北通透,还带个小花园。” 小林坦言,他看房时也去看过洋房,同样 120 平,总价要比两梯四户贵 80 万。“首付多 24 万,月供多 3000,实在扛不住。”
别墅就更不用想了。市区一套联排别墅,动辄五六百万,对普通家庭来说,几乎是一辈子都够不着的门槛。就算是远郊的别墅,通勤时间两小时,上班根本不现实。
所以很多人明知两梯四户有缺点,还是咬咬牙买了。“毕竟预算有限,能在市区有个家就不错了。” 就像赵姐说的,她当初选中间户,就是因为比边户便宜 15 万,“想着先上车,以后再换房,没想到住进去就被套牢了。”
三、如果实在要买两梯四户,这几点一定要盯紧。
不是所有两梯四户都不能买。身边也有人住得挺舒心,关键看怎么选。
先看楼盘品质。大开发商的楼盘相对靠谱。比如万科、龙湖这些房企,做两梯四户时会优化连廊设计,把中间户的采光做得更好;墙体用的材料也厚实,隔音效果会好很多。而小开发商为了省钱,往往偷工减料,住进去问题一堆。看房时可以问问已经入住的业主,或者查一下楼盘的投诉记录,维权多的千万别碰。
物业好坏太重要。小李之前住的小区,物业只管收钱不干活,电梯坏了三天才修,楼道垃圾堆成山。后来换了个物业好的小区,虽然也是两梯四户,但电梯每天保养,高峰时段还有保安引导分流,体验好了不少。选房时一定要问清楚物业费多少,物业是哪家,最好能看看他们管理的其他小区,实地感受下服务。
户型和公摊得算明白。买之前一定要让销售算出 “得房率”,也就是套内面积除以建筑面积。得房率低于 75% 要慎重,意味着公摊太大。
户型尽量选边户,边户通常是南北通透,采光和通风都比中间户好。中间户要选那种窗户开在侧面的,能避开连廊遮挡,采光会好很多。一定要实地看房。光看户型图没用,得去实体楼里看。最好选晴天的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各去一次,看看屋里的采光情况;关上门听听外面的声音,感受下隔音效果;再体验下电梯,看看运行速度。
如果预算实在有限,选对了也能住得舒心;如果有条件,还是尽量选更适合自己的户型。毕竟房子要住几十年,别让当初的 “将就”,变成后来的 “煎熬”。
你家住的是两梯四户吗?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糟心事?
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